搜尋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行政院召開臨時院會通過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據了解,財政部在此階段修法中,納入因疫情自國家取得的各式各樣補助、津貼,皆不課所得稅,像是企業取得補助款、醫護人員日領萬元危險津貼,皆可免課所得稅,讓政府補貼美意不打折。至於疫情當前,外界對於減稅有高度期待,不過財政部至今對於更大規模的減稅措施仍未鬆口。財政部官員表示,減稅茲事體大,是要全面大放送還是針對個別產業來減稅,仍有許多討論空間,且減稅涉及修法恐緩不濟急,仍須視疫情發展來滾動式檢討,目前仍傾向特定產業由主管機關採補助方式而非減稅。官員表示,紓困振興條例第二階段的修法,針對個人或企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依據現行特別條例第9條領取國家各式各樣補助、津貼者,財政部方面將在特別條例中增修條文明訂可免課所得稅。官員解釋,像是衛服部初步規劃針對醫護人員進到加護病房,發放每人每日1萬元的風險或危險津貼,依現行稅法,較難認定為「政府贈與」而適用免稅,未來特別條例修法通過後,將有法源可免納所得稅。又以企業來看,原本依稅法規定,公司接受政府機關各種補助款的經費,應列入取得年度收入來課稅,不過財政部考量此次疫情嚴重程度,影響產業甚深,針對這部分補助收入,也將提供免納營所稅優惠。此外,財政部日前也已發布解釋令,民眾若因新冠肺炎遭受到隔離,每日領到1,000元、兩周共1.4萬的防疫補償,可視為政府贈與,免納所得稅。官員表示,因應疫情影響,財政部已提出三大紓困措施,包括因疫情隔離可延長申報及繳稅期限、繳稅有困難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所稅首波退稅提前發放等,協助納稅人度過難關。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4.05【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財政部日前已宣布今年綜合所得稅首波退稅,將提前至6月底發放,讓這筆退稅及時雨早點入帳,同時刺激消費。不過並非所有人都符合第一批退稅資格,財部提醒,想要早日收到退稅款,須符合兩大類申報案件其中之一。財政部表示,第一類可列為首批退稅的申報案件,包含所有網路申報案件,也包括採稅額試算服務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回復案件;第二類案件,則是「及早申報、及早退稅」,須在今年5月11日前,以人工或二維碼方式,或稅額試算採紙本回復,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分局、稽徵所完成申報。財政部表示,上述兩大類案件都會是首波退稅對象。換句話說,想早點收到退稅款的民眾,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網路申報,不僅避免人擠人群聚風險,也可在6月底就收到退稅,好處多多。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4.06【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全民健康保險費列舉扣除,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需要同一申報戶。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甲君詢問其全民健康保險費(下稱健保費)係以眷屬身分由兒子乙君投保,如果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是由其女兒丙君列報為受扶養親屬,其健保費可否列舉扣除?國稅局說明,考量全民健康保險屬強制性之社會保險,納稅義務人本人、合併申報之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依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以被保險人眷屬身分投保之健保費,得由納稅義務人申報列舉扣除;也就是以眷屬身分投保者,其健保費是可由納稅義務人申報扣除,所以甲君的健保雖依附於乙君,但仍得由丙君於申報綜合所得稅列報甲君為受扶養親屬時列舉扣除其健保費,而且不受金額限制。國稅局提醒,全民健康保險以外之人身保險費仍須以要保人與被被險人在同一申報戶始得申報列舉扣除,且每人每年以2萬4,000元為限。資料來源:大成報2020.04.06【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一名台南陳先生詢問,他名下有一筆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約200萬元,市價約1000萬元,想要移轉給已成年且工作多年的兒子,要用何種移轉方式比較節稅?不同的移轉方式會不會影響兒子將來出售該筆房屋的所得稅負?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不動產移轉主要有買賣及贈與2種方式,其中贈與方式可能會須繳納贈與稅;另外,因房地合一所得稅制已在2016年開始實施,陳先生的兒子將來若要出售該戶房子,可能須繳納房地合一稅,且會因其取得的原因不同,影響其取得成本的認定。以兩個方式試算,第一、若以「買賣方式移轉」,雖不須繳納贈與稅,但因陳先生與兒子屬二親等間買賣,仍須向國稅局申報,且提出實際支付價款(例如1000萬元)的確實證明文件給國稅局審核後,取得國稅局核發的非屬贈與同意移轉證明書,才能辦理移轉登記。陳先生兒子日後出售該房地,須申報房地所得稅,計算房地交易所得時,其取得成本是以上述陳先生與兒子的買賣價格,即1000萬元。第二、若以「贈與方式移轉」,須申報繳納贈與稅,贈與金額是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為準,且因贈與人每年有220萬元免稅額,陳先生同年度若沒有其他贈與,其贈與該房地給兒子時,以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200萬元為贈與金額,尚未超過免稅額,所以不用繳納贈與稅。陳先生兒子日後出售,須申報房地所得稅,計算房地交易所得的取得成本,則是依其受贈時的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即200萬元),並按政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的金額為準。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房地合一新制實施後,出售房地的成本認定會因取得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民眾移轉不動產時,請務必先仔細評估考慮移轉方式。房地合一稅上路前,不少爸媽都會藉由贈與孩子房產節稅,不過,如今反倒因「贈與」之後出售房子的稅基較低,會面臨較多的房地合一稅,倒不如利用「買賣」登記。國稅局就有案例是針對選擇「贈與或買賣」,進行試算比較,兩者差異馬上浮現。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2020.03.31【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今年申報綜所稅,民眾可就近到四大超商的多媒體資訊機(KIOSK)列印「綜合所得稅課稅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查詢碼」,不用到國稅局排隊等候列印查詢碼,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未解除期間,大大降低群聚風險。以往民眾多因家中電腦無讀卡機設備,仍須至國稅局使用電腦或改採臨櫃申請查詢碼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為解決民眾無讀卡機問題,今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新增查詢碼取得方式,民眾可就近至統一7-11、全家、萊爾富、來來(OK)四大超商多媒體資訊機列印查詢碼,省時又方便。台北國稅局指出,四大超商遍佈全國各角落,民眾只要持有內政部核發的「自然人憑證」或已申辦「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的健保卡及密碼,即可就近利用超商的多媒體資訊機列印查詢碼及戶號,即使沒有讀卡機也可以在家上網報稅。資料來源:工商時報2020.03.31【林昱均】
公股銀行助紓困,宣布自住房貸降息2碼(0.5個百分點),對民營銀行帶來壓力;財政部長蘇建榮30日回應,目的在紓緩疫情期間繳息還本壓力,也減少銀行未來呆帳比例,民營部分他不多談,金管會將有措施。立法院財政委員會30日邀請財政部長蘇建榮、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及央行總裁楊金龍等,就世界各國為因應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衝擊,採取對策,對我國財政、金融、經濟整體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與政府因應之道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會前媒體詢問,配合政府紓困政策,公股銀行加碼,自用住宅千萬以下房貸,在央行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之外,額外再降息1碼,為期半年,似乎讓有些民營銀行感到壓力。蘇建榮解釋,加碼降息的目的在於暫時紓緩貸款人繳息還本壓力,使其能度過武漢肺炎疫情,等未來經濟復甦後,相對銀行呆債比例也可以有效減少。至於民營銀行部分,他說,「這邊不多談」,金管會會有相關措施。此外,對是否考慮降稅紓困,蘇建榮回應,許多餐飲業、旅遊業都屬於小規模營業人,免用統一發票,營業稅採核定課徵,這方面會請國稅局從低核定其稅額,大企業部分,今年若為虧損,其虧損可於往後10年報稅時扣抵所得稅,有一個機制在。資料來源:自立晚報2020.03.30【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
對抗疫情海嘯,行政院3月24日再度加碼救市,祭出第二波紓困措施,整體減收與補助金額約為400億元,內容從從繳稅、貸款到民生瓦斯費都包含在內。若加上第一波紓困案的600億元,目前政府累計已端出1000億元左右、約為台灣全年GDP總額的0.96%進行紓困。不過,這數字尚仍低於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祭出的紓困金額佔GDP比例。但,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也強調,未來將不排除第三波紓困方案,屆時,整體紓困振興方案有望超過千億。所得稅可延繳或分期電信費可緩繳5個月不斷話根據第二版紓困方案,個人部分,可申請延緩繳納所得稅最長1年,或者選擇分期繳納最長3年。若有退稅,可比過去提早一個月,於6月匯入納稅人戶頭,預計290多萬納稅人可受惠,這也是財政部史上第一次實施提前退稅。電信費用,也可以申請緩繳6個月,期間業者不會斷話或斷訊。此外,瓦斯費用也可望調降,4月2日起,桶裝瓦斯每公斤價格跳降5元。若以每桶20公斤計算,約可省下100元。個人貸款,若是透過公股行庫,利息可再減碼。自用住宅貸款1000萬以內,調降0.5個百分點。信用卡、車貸、信貸等,1000萬元以內則調降0.75個百分點,總計實施6個月。針對兒童、老人與身障者等弱勢,行政院也將加發每人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助,總計加發3個月,預計有近百萬人受惠。企業水電支出減免旅遊飯店業加碼補助對於在第一波疫情衝擊下重傷的觀光旅館業,行政院宣布將分別補助旅館業、民宿業、旅行業與觀光遊樂業者5萬至20萬元不等金額。其中,若屬於經營艱困(業績衰退達五成以上)企業中,減薪幅度未達兩成的員工,每月政府將額外提供3個月,金額最高1萬元的補助。一般中小企業部分,水電費則皆有打折,連續兩個月營收短少15%以上者,可享有水費95折,每月折抵上限5000元,以及電費95折,每月折抵上限10萬元的優惠。除此之外,中小企業融資,央行拋出2000億融通方案,在200萬額度內,政府信保9成以上,放款給中小企業最高利率1%。若貸款超過200萬額度部分,利率最高1.5%。資料來源:商業周刊【撰文者:商周.com整理】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作業即將開始,台北國稅局提醒,企業若去年度營收達到新台幣3億元以上、與境外關係人交易金額達到2億元以上,就有義務要在今年報稅期限之內,備妥移轉訂價報告待國稅局抽查,以免未來遭抽查、調整稅額。官員表示,為了查核企業利用跨國集團內部交易,用不合理的價格把本國利潤移轉到他國避稅,依據《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查核準則》,符合條件的企業必須要在每年申報營所稅時,就備妥「移轉訂價報告」,供國稅局未來抽查。官員表示,應準備移轉訂價報告的企業有二種。第一種比較單純,就是年度收入總額達到5億元以上、全年受控交易總額達到2億元以上的大型跨國企業,就一定要準備移轉訂價報告。所謂的「受控交易」,指的是和國外母、子公司等關係人的往來交易。第二種情況是全年受控交易總額雖達到2億元,但是年度收入總額範圍在3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的中型跨國企業。官員表示,這類企業原則上不用準備移轉訂價報告,但如果當年度確實有和境外關係人有交易,且又額外享受一定程度的租稅優惠,就會成為國稅局的查核對象,必須準備移轉訂價報告。官員表示,對於第二種中型跨國企業的情況,只要申報年度享受租稅優惠達到200萬元以上,或是申報扣除前十年虧損超過800萬元以上,二種情況符合一種,就會被認定為需要查核的對象。官員表示,雖然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營所稅申報期限可以延長,但由於企業並不用在報稅時主動提出移轉訂價報告,而是等到國稅局實際抽查時才提供,因此相關準備作業並不會因應疫情而延長,只要在未來收到國稅局書面調查函後,在一個月內提示移轉訂價報告既可,必要時還可以再延長1個月。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3.26【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今年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公司若要委任代理人透過網路報稅,記得在今年4月1日至30日期間,由公司或代理人向所屬稽徵機關申請,國稅局核准後,往後年度即可免再申請。國稅局表示,透過網路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既便利又快速,不過也有公司不熟悉網路申報流程,因此會委任會計師事務所等報稅代理人。國稅局提醒,公司若委請代理人代理申報,今年4月記得要向所在地國稅局分局、稽徵所申請核准。官員表示,一旦經國稅局核准後,以後年度可不用再行申請,除非公司有意更換代理人,才需要另提出申請。國稅局也呼籲,為避開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建議公司或代理人採用網路報稅,免出門就可完成申報。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3.24【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今年5月公司除了申報去年所得外,也要申報2018年未分配盈餘,而今年申報2018年的未分配盈餘稅率也已從10%降到5%。此外,過往常見各種申報錯誤或漏報狀況,稅局整理出五大錯誤,提醒企業報稅時留意。台北國稅局表示,去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及2018年未分配盈餘申報期間,自今年5月1日起至6月1日止,常見的申報錯誤包括短漏報收入、漏計查定課徵銷售額、十年盈虧互抵計算錯誤、逾期繳納、可扣抵稅額計算錯誤等。首先,國稅局指出,最常被短漏報的收入,像是保險理賠、海關退稅、銀行利息收入以及各項補助款等。舉例來說,若公司購買符合減徵貨物稅規定的節能家電,取得退稅款,這筆款項也要記得列報為收入,申報當年度營所稅。第二種錯誤是漏計查定課徵銷售額,國稅局表示,這種狀況主要是發生在,小規模營業人在年度中途改為使用統一發票商號時,常常會在申報該年度營所稅時,忘了加計還是小商家時的查定課徵銷售額,導致漏稅。第三則是常見的十年盈虧互抵規定適用錯誤。國稅局表示,依規定,公司必須當年度有純益才能列報虧損扣除額,若一般所得稅課稅所得為虧損,就不能再列報前十年虧損。第四則為逾期繳納。國稅局提醒,雖然超過繳納期限兩天內繳稅者,不會另外加徵滯納金,但仍屬逾期繳納,一樣會影響自身權益,例如將無法適用擴大書審,提醒納稅人仍應在法定期限內繳稅,若繳稅有困難,則可向稽徵機關申請延繳或分期。最後則是可扣抵稅額計算錯誤。國稅局表示,為了避免重複課稅、一隻牛剝兩層皮,在國外已繳納的所得稅,可在限額內扣抵國內所得稅,不過常見公司申報錯誤,直接以國外收入計算可扣抵稅額,正確算法應要先減除相關成本後再計算。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3.23【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長蘇建榮今(23)日表示,儘管今年的綜合所得稅仍將會在5月如期開徵,但是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國民經濟上的衝擊,財政部研擬提早一個月退稅,估計有290多萬戶納稅義務人可以受惠,影響金額約450億元。蘇進榮上午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審查財政部預算,會後表示,5月的綜合所得稅仍會如期開徵,但因為600多萬戶納稅義務人當中,有好幾百萬戶是要退稅的,如期開徵也可享受到退稅的好處。蘇建榮表示,財政部將首度提早一個退稅,根據去年經驗,預計第一批退稅納稅義務人有290多萬戶,如果能如期申報,今年可以提早到6月底退稅。過往慣例,如期申報綜合所得稅者,若符合退稅條件,是在7月底退稅;但蘇建榮表示,政策上方向是今年會提早到6月底,「我們打算要提早退稅,儘早申報儘早退稅,讓民眾獲得在疫情期間獲得更多所得」。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3.23【記者仝澤蓉/台北即時報導】
5月所得稅報稅季即將來臨,財政部提醒納稅人,除了薪資所得外,其他各類所得也要記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額申報。其中「財產交易所得」是最常被忽略的所得之一,官員提醒,像是出售適用舊制課稅房地、出售高爾夫球會員證、拍賣骨董或藝術品所得等,都要記得申報所得稅。財政部表示,個人出售房屋,會依據取得時間點不同,將課稅方式分為舊制及房地合一新制。依規定,適用新制案件必須在所有權移轉登記隔日起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但若適用舊制,就是在出售隔年的5月報稅時,列為財產交易所得併入課稅。也就是說,若去年有出售適用舊制房屋,今年5月就要記得申報。財政部表示,在申報舊制案件時,如果可明確知道實際交易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就是以「賣價減成本」來計算實際所得;反之若無法證明,財政部每年也都會公布「個人出售房屋財產交易所得標準」。依據財政部公布的2019年個人出售房屋財交所得標準,以台北市舉例,台北市高級住宅以房屋評定現值46%設算,一般住宅則以房屋評定現值41%計算。各縣市計算標準均與2018年相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自2016年實施,依規定,2014年1月2日後取得,且持有時間在兩年以內,或2016年1月1日後取得房地,都應該依新制課稅;其餘情況原則上按舊制課稅。財政部提醒,報稅時千萬別讓這筆收入成為漏網之魚。另外不少人持有高爾夫球會員證,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曝光的申報財產資料中,也有一張價值30萬元的高爾夫球會員證,國稅局表示,若出售這類會員證,成交價高於原始取得成本及費用,等於因此有收益,也要記得併入申報出售年度的個人綜所稅。此外,民眾若在我國拍賣骨董及藝術品所得,其財產交易所得也要記得申報。國稅局表示,若可提供足以證明交易損益的證明文件,可以成交價減除成本及費用為所得額;若無法,則以拍賣收入案6%純益率計算課稅所得。舉例來說,陳先生拍賣藝術品,成交價320萬元,若以純益率6%計算,則這筆財產交易所得為19.2萬元,應併入綜合所得額申報課稅。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0.03.15【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