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新北市早期劃設許多公共設施用地,因政府財政有限,無法全數取得開闢,導致土地無法妥善運用,妨礙地方發展,更影響地主權益。新北市政府2016年啟動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經過盤點,約有265公頃土地可透過市地重劃開發等方式解編,地主分回55%可建築用地,還地於民。公共設施保留地為都市計畫中劃為道路、綠地、學校等私有的公共設施預定地,日後由政府徵收開發使用,城鄉發展局計畫審議科長許仁成表示,統計新北市43處都市計畫區公共設施用地共8469公頃,扣除1753公頃有特定開發主體及市府已取得部分,剩餘851公頃尚未取得,其中面狀約295.2公頃,考量公設完整性及財務評估,預計可解編264.76公頃。許仁成指出,解編方式包括跨區公辦整體開發、劃設為再發展區(調降容積率就地解編)、恢復原使用分區、維持容積移轉機制及加速徵收等,其中跨區整體開發通常採市地重劃方式,地主分回55%可建築土地為原則;無法解編者,日後地主可申請容積移轉或由用地機關徵收取得。新北市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分為四階段辦理,第一階段為新店、三峽、澳底、坪林水源、石門、三重;第二階段為板橋、土城、鶯歌、新莊、淡水;第三階段為汐止、樹林三多、蘆洲、鶯歌鳳鳴;第四階段為泰山、樹林、淡水竹圍、五股、萬里,其中第一階段除了三重外,皆在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發布實施後將啟動公辦市地重劃作業,其餘區域進行公開展覽或規劃中。舉例而言,鶯歌鳳鳴都市計畫公保地檢討後,透過公辦市地重劃,約有0.9公頃可解編,其中閒置多年的公兒四與公兒五兩塊土地,將變更為兒童遊樂場用地,未來可開闢共0.39公頃綠地開放民眾使用。資料來源:自由時報2021.03.01【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推動「三環六線」,藉由建設軌道路網,實現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城市型態,將大臺北都會核心從臺北市逐漸轉移,在捷運沿線區域以車站為核心打造捷運生活圈,並搭配多處捷運延線整體開發區策略布局(如林口淡海新市鎮、新店央北區段徵收、新莊頭前庄重劃區、新莊泰山塭仔圳重劃區、蘆南蘆北重劃區等),讓大臺北都會區真正成型均衡發展,未來雙北市民乃至桃園與基隆市民,無論是工作或居住的地點將有更多選擇。隨著三環六線建設串聯境內各行政區,如新北環狀線行經新店、中和、板橋、新莊,環狀線北環段行經五股、蘆洲,新北樹林線行經中和、土城、樹林、新莊,並與既有路線作銜接,大幅提高新北市搭乘大眾運輸移動的方便性,路網已漸趨完整。新北市捷運局表示,為促進地方發展,規劃「點-線-面」軌道發展策略,以捷運站為發展核心,推動捷運土地開發計畫,興建與捷運出入口共構大樓,引入人流以捷運站點為活動中心,構成區域活動熱「點」,透過捷運路線串連,形成一條都市活動帶,將點串成「線」,進一步帶動沿線地區發展;同時配合在捷運沿線上適宜區域辦理大面積的整體開發,重新塑造城市人口結構與活動「面」,實現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城市型態,引領軌道經濟。捷運局指出,目前推動新北環狀線土地開發,已完成秀朗橋站、景平站、中和站及中原站招商作業,該4站捷運共構大樓預計2024年(113)至2025年(114年)可陸續完工,今年亦將接續辦理其餘6站開發作業,全線土地開發投資建設總額達525億元,可創造6,500個就業機會。未來配合捷運工程進度,推動淡海輕軌、三鶯線、新北樹林線、安坑輕軌等路線20處捷運站土地開發計畫,並於捷運沿線規劃約1,000公頃以上大型整體開發區。資料來源:台灣好新聞2021.02.16【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國道3號增設北土城交流道去年6月通過可行性評估,最快2027年可完工。高公局昨天指出,目前已確定將北土城交流道匝道口位置設在金城路二段61巷對面,預計2月底前報給內政部審核,若順利通過,最快年中辦理公展,公布確切地點,預計2023年10月可動工,有信心能紓解中和、土城交流道的塞車情形。北土城交流道案歷經多年爭取,被交通部退件7次,行政院長蘇貞昌2020年6月至土城視察時宣布,將斥資30億增設交流道,紓解當地居民塞車之苦。市議員廖宜琨說,現在北土城交流道匝道出口位置已經確定,而這塊地周邊有醫院、重劃區,地方人口也不斷增加,擔憂未來出現塞車狀況,建議政府至少要將現行的雙向4線道拓寬成6至8線道。市議員江怡臻指出,北土城交流道在地方有兩極意見,花費如此多經費,是否能真正舒緩土城、中永和交通,有待觀察;另外北土城交流道設置後,交通號誌都要重新規畫,避免平面出現交通問題。新北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吳政諺說,北土城交流道匝道出口的細部設計未定案,過去規畫匝道以高架方式銜接到金城路,但會遇到捷運萬大線,高公局與相關單位討論後,目前已確定改平面方式。吳政諺表示,有請高公局評估出口的服務品質與號誌秒數分配,先前評估過後服務水準還能達到D級(共6等級A至F,A最優),出口位置離醫院還有一段距離。高公局說明,北土城交流道已確定會設置在金城路二段61巷對面,屆時新北市政府也會將金城路從雙向4車道擴建成雙向6車道,紓解車流;另外交通部在規畫前也已做好評估,有信心能藉由北土城交流道來紓解中和、土城流交道的塞車情形。高公局表示,今年2月底前會將交流道路權設計圖送至內政部審核,由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及用地徵收取得,預計2023年10月動工,2027年完工。新北城鄉局長黃國峰指出,北土城交流道土地目前徵收範圍仍未定,可能會影響到土城暫緩發展區、土城彈藥庫的區段徵收,這兩個區段徵收的都市計畫都在內政部審議中,預計今年審定後公展,都市計畫則待明年發布實施。國道3號土城北交流道匝道口,確定將設置在金城街二段61巷對面,預計2023年10月動工。圖/交通部高公局提供資料來源:聯合報2021.01.29【記者張睿廷、王敏旭、吳亮賢、張哲郢/新北報導】
為引導新北都市環境發展有秩序發展,並延續工業區立體化政策、財務收支及公有建築物聯審原則及都市發展實務執行需求,啟動都市計畫法新北施行細則第四階段部分條文修法作業,本次共計修訂十八條增訂四條,經一百一十年一月十三日市政會議審議通過,後續報請內政部核轉行政院備案後發布實施。城鄉發展局局長黃國峰表示,細則四階修正重點內容包括:配合市府建築基地透水保水政策,有條件放寬建築基地法定開挖率、促進公有行政法人興闢公益性設施,增訂行政法人興辦公益性設施得適用施行細則三十九條之一規定提高基準容積、配合行政院核定工業區更新立體化方案及大眾捷運穿越補償修訂獎勵上限規定、促進私人捐建公益性設施多元化利用,修正及增訂公用事業受贈項目。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2021.01.14
國道3號增設北土城交流道去年6月通過可行性評估,最快2027年可完工,新北城鄉局長黃國峰指出,高公局近期會提供方案,用地會納入土城暫緩發展區、土城彈藥庫的區段徵收,目前2區的都市計畫都在內政部審議中,都市計畫預計明年發布實施。北土城交流道案歷經多年爭取,被交通部退件7次,行政院長蘇貞昌2020年6月至土城視察時宣布,將斥資30億增設交流道,紓解當地居民塞車之苦,只不過目前還在討論匝道出口位置,高公局預計最快今年2月底才能確定。新北城鄉局長黃國峰指出,目前北土城清水交流道土地徵收範圍仍未定,相對影響到土城暫緩發展區、土城彈藥庫的區段徵收,目前這2個區段徵收的都市計畫,都在內政部審議中,預計今年審定後再公展,都市計畫才能發布實施。新北市議員廖宜琨說,北土城清水交流道匝道出口希望能儘速確定,且徵收還要一段時間,快速確定後才能由市府儘速找徵收的財源,不過匝道出口預計在金城路上,附近將有醫院、重劃區,擔憂未來出現塞車狀況。新北交通局綜合規畫科長吳政諺說,北土城清水交流道匝道出口的細部設計未定案,過去規畫匝道以高架方式銜接到金城路,但會遇到捷運萬大線,高公局與相關單位討論後,目前已確定改平面方式。吳政諺表示,有請高公局評估出口的服務品質與號誌秒數分配,先前評估過後服務水準還能達到D級(共6等級A至F,A最優),出口位置離醫院還有一段距離。資料來源:聯合報2021.01.13【記者王敏旭、張哲郢/新北即時報導】
延宕多年的浮洲都市計畫,當初因民眾抗爭暫緩,市府2018年重啟計畫,排除爭議的28、29巷後,全案歷經3次小組會議與1次現勘,預計6月可通過市都委會審議送內政部,讓浮洲都市計畫往前邁入下一階段。板橋浮洲都市計畫全區278公頃,區徵面積約103公頃,因涉及住戶複雜大,轄內也有上百間工廠,2002年計畫公告後因政府財源不足暫停,2010重啟後,2014年因爆發大規模抗爭,案件再次暫緩。市府2018年再度重啟計畫,排除當年有爭議的28、29巷聚落,案件終於露出曙光。板橋區長范姜坤火6日在市政會議報告板橋區未來重要建設,城鄉局長黃國峰表示,浮洲都市計畫目前已經3次小組會議與1次現勘,預計22日與地方民代和里長舉行說明會,最快6月能夠通過市都委會審議後送內政部。黃國峰表示,浮洲都市計畫除排除當初爭議的28、29巷,也排除歡園里2處社區聚落,也預留30米路廊,做為未來泰板輕軌建設所用。捷運局表示,泰板輕軌目前路線主要規畫銜接五泰輕軌,延塭仔圳在台鐵浮州站轉乘銜接,目前路線已送交通部核定,待確定後展開可行性評估。黃國峰說,浮洲都市計畫目前規畫將有33到34%左右的住宅區為主,另有7%商業區與1%產專區,還有公園、學校與綠地,加上轄區內的華僑高中、台藝大與大觀國中,希望能打造文教型社區。轄內台藝大租用的2公傾舊台北紙廠用地,未來將朝多目標使用,一部分保留給台藝大規畫,另一部分則將作為社會住宅、公托公保等用地。浮洲都市計畫預計6月送內政部審議。(本報資料照)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2021.01.06【葉德正】
新北市110年度公告土地現值業經新北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完畢,將於明(110)年1月1日如期公告。經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結果,110年度公告土地現值總額較109年上漲約1.83%。地政局表示,110年公告土地現值作業期間(108年9月2日至109年9月1日),整體不動產市場雖受到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惟因長期利率偏低、剛性需求存在等因素,整體市場迅速回穩。在交易量方面,在人口移入及換屋需求帶動買盤推升,使得買賣移轉棟數達60,330棟,較去年同期增加4.34%;價格方面則微幅上漲,呈現「量價持穩」走勢。另經統計全市29個行政區110年公告土地現值作業,共計劃分9,220個地價區段,其中上漲及持平的區段比例高達95%,下跌的比例僅為5%。分析原因主要仍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三鶯線、新北樹林線、環狀線北環段、安坑輕軌、淡海輕軌藍海線等重大交通建設影響,此外隨著本市多處整體開發區陸續完成或確認開發期程,逐步吸引人口或商業活動進駐,穩定周邊區域不動產市場行情,而受產業需求增加因素,也帶動工業區成交價格。地政局進一步分析全市行政區調整情形,原屬交易較為熱絡的10個縣轄市行政區,加上近年不動產市場漸趨成熟的泰山區、林口區、三峽區、鶯歌區及淡水區等15個行政區,其總額漲幅大致介於1%至4%不等,其中泰山區受塭子圳市地重劃即將開發影響,全區總額上漲4.03%;三峽區及樹林區除受三鶯線、三鶯二橋等重大建設提升交通便利性外,臺北大學特定區及鄰近地區因區內學區完善、生活機能完整,加上區域行情符合首購需求,帶動人口持續增加,漲幅亦較為明顯,分別為3.21%、2.83%。八里區則受臺北港特定區於103年開發完成後,因人口及廠商尚未完全進駐等因素影響,致市場發展動能受限,相較跌幅較為明顯,總額調幅為-1.52%,至其餘行政區則大致呈現持平趨勢,市場波動不大。110年度全市地王,由坐落於板橋區新府路與縣民大道交叉口,板信商業銀行雙子星總部大樓所在地12度蟬聯,110年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725,000元,換算每坪約240萬元,較109年約上漲2.11%;至於最低價土地為烏來區桶后附近與福山植物園之保安保護區,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150元,換算每坪地價約496元。地政局提醒民眾,「公告土地現值」係為土地移轉及設定典權時,審核土地增值稅之依據,因目前轄內各宗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尚在計算中,如需查詢110年公告土地現值,可於110年1月1日正式公告後,至本市各地政事務所,或連結新北不動產愛連網(https://https://i.land.ntpc.gov.tw/iland/)查詢,而若想了解更完整區域行情或住宅價格指數趨勢,亦可透過新北不動產愛連網查詢取得。聯絡人:地政局歐彥熙電話:1999(新北市境內)、29603456分機3366撰稿人:吳育婷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地政局2020.12.22【新北市訊】
新北市樹林地政事務所為提供地政零時差服務,自即日起推出「地政AI小能手」線上客服2.0,只要加入該所LINE@官方帳號,輸入欲洽詢服務之關鍵字,可即時自動回應相關解答,動一動手指就可以輕鬆洽詢地政業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樹林地政事務所表示,因應行動即時通訊軟體的普及與便利性,「地政AI小能手」不限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提供全天候24小時零時差服務,民眾可至該所網站>民意交流>線上客服,掃描地政AI小能手QRCODE或輸入ID:@225ttufa,加入該所LINE@官方帳號,輸入欲洽詢服務之關鍵字,例如「鑑界」、「買賣」、「公告現值」、「檔案應用」、「謄本」等文字,地政AI小能手就會自動幫忙到資料庫中尋找合適的解答,透過線上文字交談互動模式,即時解決民眾申辦地政業務相關疑問,提供更多元化的諮詢管道。樹林地政事務所進一步表示,如輸入之關鍵字無自動回應資訊,會引導傳送加入該所LINE連結訊息,由專人於上班時間線上回覆地政相關問題。該所持續以民眾為出發點,提供更多便捷且親民之貼心服務,歡迎有需求的民眾多加利用。資料來源:新北市樹林地政事務所2020.12.15電話:02-26808001分機506撰稿人:游詩韻(或新聞聯絡人:黃詠茹)【新北市訊】
國道1號林口交流道壅塞問題長年難解,用路人痛苦,交通部長林佳龍去年要求高速公路局積極替地方尋求解方,並預定明天核定新台幣19億元改善,最快可望2024年8月完工。交通部說,林佳龍明天將參加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安排國道1號林口交流道考察,並宣布斥資19億元的改善方案,工期約30個月,最快可望於2024年8月完工。林口因近年大型開發持續增加,人口快速成長,交通量大幅增加,且位於新北市、桃園市交界,國道1號林口交流道的交通量大,加上長爬坡、號誌化路口及動線交織,壅塞回堵嚴重,問題長年難解。交通部說,高速公路增設交流道涉及都市計畫、土地徵收及地方交通,依規應由地方政府提出規劃,新北、桃園兩市政府近6年來曾分別辦理多次改善評估,但受限地形、地物及匝道縱坡限制,都無可行方案。林佳龍去年要求高公局積極替地方政府尋求解方,更親自督導,曾指示高公局不惜自拆部分鄰近國1林口交流道的辦公廳舍,也要找出路廊,最後才找出可行方案,是繼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平台後,林佳龍又一次出手親解地方政府間長年無解難題的案例。林佳龍今年9月初曾邀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會勘國1林口交流道,並指示高公局於3個月內邀集各界溝通。交通部官員表示,為確保車輛行駛於高速公路的安全,匝道設計受「公路路線設計規範」的限制,且林口交流道周邊目前已有五楊高架橋、桃園機場捷運等高架路段,導致可行路廊的設計難度甚高。經多次會議討論及尋求兩地方政府共識後,高公局將採三管齊下方案,包括:林口A交流道增設南出匝道,經費約9億餘元;增設北入匝道,約6億餘元;林口A/B交流道南出南入及北出北入交織改善工程,約4億餘元,共約19億餘元。交通部說,高公局已將可行性評估報交通部,最快明年10月完成設計、明年底辦理工程招標。資料來源:中央社、圖/交通部提供2020.12.14
捷運三鶯線延伸至桃園市八德區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行政院核定,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前往新北市鶯歌區福德一路,共同視察三鶯線延伸八德段的路網。侯友宜表示,延伸段由桃園出資,新北代辦工程和經營,爭取在明年完成綜合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鄭文燦也說,延伸段將銜接桃園捷運綠線,縮短桃園到雙北的距離,這是新北和桃園的感情線。由於雙北兩市為了捷運環狀線經營權議題不斷交鋒,對於桃園市出資、新北市代建的三鶯線延伸八德段之經營權問題,鄭文燦表示,已決定交給新北市府營運,雙方有良好默契;以機場捷運為例,雖然行經雙北和桃園,也是桃園捷運公司全權營運。侯友宜也說,他和鄭文燦有共同想法,努力滿足民眾有完整的捷運路廊、快速、安全搭車的需求。將與桃園捷運綠線銜接轉乘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指出,三鶯線的主線工程正在施作,工程進度已達46%,預計2023年底完工,全線由中央及新北市府出資興建,總長14.29公里,共設置12站,都是高架化車站,起點為土城頂埔站,終點是鶯桃福德站,在鳳鳴國中轉福德一街設置端點及尾軌,未來將延伸至桃園市八德區,與桃園捷運綠線銜接轉乘。綜合規劃核定後7年內完工捷運局說,三鶯線延伸至桃園八德段長約3.88公里,也採高架化,共有2站,銜接桃園捷運綠線G04站,經費由中央及桃園市府出資、新北市興建,目前辦理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估等,在綜合規劃報告核定後的7年內可完工。鶯歌福德一路177巷將拓寬侯友宜指出,三鶯線主線及延伸八德段通車後,從新北市鶯歌區、桃園市八德區到台北市,至少可省下20至30分鐘的車程,對於兩地民眾的交通便利、營運量都會增加。兩市交界的八德交流道壅塞問題,他也與鄭文燦溝通良好,將拓寬福德一路177巷做為替代道路,福德一路177巷的一端在新北、另一端在桃園,新北將設計規劃交給桃園市執行,合力打通瓶頸路段。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民到新北市土城區,目前只有7條公車路線,每天約1萬2千人次搭乘轉往台北市,三鶯線延伸八德段的交通效益很高,他上任後積極推動,為此常與侯友宜熱線聯絡。侯友宜、鄭文燦都被認為是2024年競逐總統的熱門人選,分屬不同黨派的兩人,昨互動良好,針對工程、經費等頻頻交換意見。資料來源:自由時報2020.11.17【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
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為首都環狀線重要一環,不僅銜接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及規劃中的東環段,有效改善內湖交通問題,也串連16條輻射軌道路網,是台北近期重大交通建設計畫。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9)日赴台北市議會對大巨蛋進度、環狀線捷運、市場改建等案進行專案報告,對於南北環狀線目前進度,柯文哲表示,目前狀況順利的話,很快就會發包了,預計工程約要8年;書面報告中提到預計117年底完工、118年通車。南北環狀線為台北市現在交通眾要建設之一,柯文哲上午赴議會專案報告,報告中提及南北環計畫時程,南北環狀線捷運已於108年5月31日核定,預計117年底完工,經初、履勘通過後預計於118年通車;此外,柯文哲也說:「預計工程要8年」照發包過程進行順利的話。北市捷運局日前也說明,北環段路線銜接環狀線第一階段路線自五股五工路由高架轉入地下方式至大直北安路與文湖線劍南路站相交為止,全長約14.93公里,設12座車站;南環段路線自文湖線動物園站起採地下方式,經政治大學穿越景美溪於新店民權路與第一階段路線大坪林站銜接,全長約5.73公里,設6座車站。捷運局說,未來北環段及南環段完工後從劍南路站至士林站由30分鐘縮短為8分鐘、至徐匯中學站由33分鐘縮短為18分鐘、至新北產業園區站由49分鐘縮短為28分鐘,從動物園站至大坪林站由39分鐘縮短為11分鐘。柯文哲21日到議會報告時也曾提到,「環狀線捷運路網會在110年全線開工」;環南、南門、成功、北投等市場改建,會在110到111年加速進行;北美二館將會在111年開工;台北音圖111年開工;文山的興隆、樟新、和興公宅,南港小灣社宅,萬華青年2期、莒光,內湖行義,信義的六張犁跟廣慈會在110到111年內陸續完工;北藝會在110年完工;外界矚目的大巨蛋則是將在110年底完工。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2020.10.29【記者廖哲民/台北報導】
新北市近年積極開發土城,計畫多元,包括土城醫院、捷運開發案、尚在規畫的土城行政園區、司法園區,也帶動周邊發展,多間企業接連在土城工業區興建廠辦,包括日前開工的「土城AI智慧園區」,以及今日動土的國泰人壽廠辦大樓,光這兩案就可創造1萬6000個就業機會,未來還有可能再引進家電、綠能、生醫等廠商。土城近期最受矚目的案子莫過於今年7月正式啟用的土城醫院,院方共規劃39個醫療專科、1058個病床,可提供120萬市民優質醫療服務,在長庚團隊經營下,致力社區醫療、整合性醫療及急重症醫療,1年約可提供85萬門診人次,服務土城、樹林、三峽、鶯歌120萬市民。另外,交通建設部分除了原本就有的捷運板南線,預計2023年完工的三鶯線、即將動工的國道三號北土城交流道都能讓當地交通變得更加便捷,進而帶動地方發展。許多企業因看好土城發展,近期開始與新北市合作,進駐土城工業區,最大案當屬中華工程的「土城AI智慧園區」,鎖定智能、綠能、AI產業,總樓地板面積10萬5千坪,預計2023年6月完工,可帶動1萬2900個工作機會。除了中華工程,國泰人壽也於土城工業區投資48億元,興建地上10層及地下1層的廠辦大樓,預計引進物流業、資通訊、電子零組件製造、網路IC及新創產業進駐,全案開發基地面積為2.32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為2萬9977坪,計引進物流、通訊、電子零組件製造、網路IC及新創產業進駐,預計可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今日正式動土,預計2023年第3季完工。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光這兩案就可創造16000個工作機會,目前也有與家電、綠能、生醫等企業在討論合作,希望讓更多企業進駐,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發展。政府近年在土城推動多項建設,帶動地方發展,增加許多工作機會。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資料來源:聯合報2020.10.16【記者張睿廷/新北即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