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20年砸1兆元蓋5條線 本業到現在還在賠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7.06.28
前瞻計畫有許多軌道建設,談到軌道建設,不能不提台北捷運系統。營運逾20年的北捷從1996年首條木柵線通車,現已陸續完成紅、綠、橘、藍、棕5條路網及2條支線,成為雙北市民眾最倚賴的大眾交通工具。中央和北市府為北捷投入的興建成本逾1兆元,運輸本業至今都虧損,負責營運的北捷公司說,去年運輸本業虧損3億元,但靠業外收入盈餘12.5億元,為金融海嘯之後、近10年最高。
北捷軌道系統由美國規劃設計、機電採歐洲系統,另觀摩日本潛盾工法等做技術移轉,讓國內廠商有自建能力。1995年北捷5條路網已初步成型,以台北車站為中心,放射到淡水、南港、中永和板橋。1996年首條捷運木柵線開通,之後陸續建置整合為5條路網及兩條支線,並採分段通車,現路線總長131.1公里、117個車站,每天營運量逾兩百萬人次。目前正興建中包括有信義東延段、萬大線及環狀線第一階段(板橋、中和段)等工程。
負責蓋捷運的北市捷運局發言人王偉回憶說,興建捷運面臨很多困難,用地取得是一大考驗,為取得北投機廠40公頃用地,當時養雞場變為機廠用地,甚至要賠償養殖戶雞蛋費用,還被要求一一清點雞生下的蛋有幾顆。另木柵線原規劃在木柵路,但該地下管線剛完成遭居民反彈,後路線調整經萬芳社區,現木柵路住戶非常後悔。
他說,蓋捷運開挖站體寬度需達20至22公尺,圍籬架設馬路中,施工初期一、兩年內都在處理地下管線協調遷移,對交通衝擊確實是一大考驗。至於五條路網施工最困難的是中正紀念堂站附近的麻花捲形狀,紅線與橘線交會讓好幾管隧道交錯,且又必須避開民房,讓施工更添困難度。
對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王偉建議,若是新興城市蓋捷運,需考慮道路條件、人口及政策目標;想開發哪些地區,捷運先鋪進去,再搭配公車路網。要採中或高運量系統也需想好,及考量能否負擔營運及維修成本。
營運管理北捷的北捷董事長董瑞斌說,財政負擔是一大考量,運輸本業要賺錢關鍵在訂定「永續經營」的票價。北捷營運20年運輸本業依舊虧錢,最大財務壓力是每年需提撥重置基金40億元,作為車輛或機電汰舊換新使用;而自營運以來,都是靠商業附屬事業如廣告、商店街租金等收入轉虧為盈。
董瑞斌以去年為例說,北捷運輸本業收入161億元,重置基金、人事、用電等成本164億元,本業虧3億,但業外收入逾30億元,大宗是場站廣告、店面出租、停車場等收入16億元,其他如電信業設4G管線1年付7億租金,站內租給銀行設ATM也收破2億元,結算扣稅後有12.5億元盈餘,至於受委託經營的小巨蛋、兒童新樂園、貓纜只收管理費,利潤都上繳市庫,是市府賺去。
【林媛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