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公頃工廠閒置土地挨罰 經濟部:不改善將強制拍賣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大批台商回流,也讓台灣「缺地」再度浮現。經濟部工業局努力盤地及提供相關補助外,也修法針對閒置工業用地開罰。經濟部近期針對11家廠商底下的5.3公頃閒置土地開罰,總計罰鍰約3,000多萬元;若廠商拒絕繳款,或是開罰後未改善,則依法強制拍賣。
「產業創新條例」2017年修法,增訂「產業園區閒置土地認定與輔導使用及強制拍賣辦法」,按規定就須在兩年內,使用超過三成土地,包括取得使用執照及工廠登記;若未依規定完成土地使用,閒置土地可依「產創條例」第46條之1開罰土地公告現值總額十分之一,並依法強制拍賣。
工業局表示,雖然無法公布開罰廠商名單,但透露11家廠商所擁有的工業區土地均是完全沒有處理,違規事實明顯。雖然有部分廠商辯駁是因為近期經濟發展不佳,廠商無從投資為由,但工業局認為,明顯不符合不可抗力因素,因此照樣開罰。
其中,最大筆土地位於南部,面積約1.2公頃,而因為罰款金額是依照公告現值計算,所以最高罰款反而不是面積最大的土地,而是位於北部土地,罰款約1,200萬元。
工業局表示,罰單寄出去後,廠商若有意願繼續開發,須繳罰鍰並在一個月內提出改善方案,工業局再評斷改善方案決定給多久改善期限。若是廠商無繳款,或是未在期限提出改善方案,將直接進入強制拍賣程序。
工業局也說,強制拍賣程序須經過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調查實價,相關程序最快也要三個月才能拍賣,相當於珍貴的工業區土地要再閒置三個月,強調拍賣並非經濟部所目標,呼籲違規廠商還是應妥善利用。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21.01.19
【記者鍾泓良/即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