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工業區土地規劃完成後,因開發費用不足,無法配置公共設施,影響廠商進駐意願,爰補助老舊工業區公共設施興建、改善費用,以完善園區機能,強化工業區路要平、燈要亮、水要通、河要淨,並導入園區智慧管理項目,使園區得以華麗轉身,提升園區競爭力。
早期工業區因既有道路寬度不足或未開闢等問題,影響廠商進駐意願,透過補助全台道路闢建與修繕道路總長度近4萬公尺,受惠工業區含括基隆六堵、桃園龜山、苗栗頭份、臺中豐洲、嘉義馬稠後、高雄臨海、宜蘭一結、臺東豐樂、澎湖案山等,使區內運輸無虞。
部分工業區無設置照明設施或設備老舊,照明效果不佳,為改善夜間照明,透過補助更新舊有線路與基座、設置智慧路燈,新增2,000餘盞LED照明設施,桃園桃科、新竹內立、彰化北斗、雲林麻園、臺南和順、澎湖案山等工業區皆因此提升照明品質,改善人車交通安全。
面對極端氣候,瞬間強降雨產生致災性破壞力,既有排水設施不敷使用,為解決淹水隱憂,透過補助新增滯洪量體逾1萬立方公尺、改善排水設施總長度近5萬公尺、整治護岸約1,500公尺,基隆大武崙、雲林大將、臺南太乙等18個工業區,因經費挹注而提升排水效能。
許多工業區既有污水廠之污水處理能量不足,為了使產業發展兼顧環保,透過補助改善桃園桃科、桃園大潭、臺南柳科、高雄本洲園區內4座污水處理廠,另建置屏東工業區污水排放設施,提升污水處理效能,以符合相關環保法規,友善河川環境。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19.10.21
【記者/陳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