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關鍵 台商、外商搶「投資」台灣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18.12.07
「目前因中美貿易戰,委託本公司尋找台灣工業廠房的企業,已超過125家。其中有些中國台商,急著要在明年1月1日前,先租後買,若您有認識的上市櫃公司有意出售廠房,請與我們聯繫。」10月底,一位信義房屋全球資產中心仲介,悄悄對熟識的企業主發送這項訊息。該仲介透露,11月以來,委託案件仍以每周平均4到5件的速度成長,這是他入行多年來不曾經歷的熱潮。
在上海發展近30年的太和生技集團董事長郭靖凱,早在2016年,就開始物色台灣的工業區土地。郭靖凱一直採取「邊走邊看」的態度;直到今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化妝品被美方列入制裁清單,郭靖凱決定以最快速度回台設廠。
輪胎大廠建大工業總裁楊銀明計算:「中國生產的輪胎,進美國要先被課75%反傾銷稅,貿易戰以後還可能再加25%關稅,等於成本翻倍,根本沒辦法做。」
從房仲業者釋出的訊息與兩位經營者的策略,可得到明確結論:台灣,是企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避風港。
長期研究台商的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更樂觀地說:「這是20年來最好的時機,政府只要創造條件、說明投資機會,一定有很多台商回流。」
推倒招商高牆
貿易戰下台灣受惠 拚產業升級
「光是這3個月,就有超過40家國內外企業,明確表達投資意願。」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
11月8日,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的「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主題就是由國發會報告《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
政府應該積極,因台灣投資環境長期不振,早已不是新聞。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2018年世界投資報告》,截至2017年底,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為868.2億美元,絕對數值不到韓國2305.97億美元的4成。
另一項數字,則更令人憂心。台灣至2017年的FDI總額,僅占GDP 15%,遠低於全球平均的39.24%。
「當外國企業對一個國家失去投資信心,直接的影響是產業無法升級、經濟失去動能;長期而言,將造成薪資成長停滯、人才外流、產業空洞化等後遺症,進一步使投資環境惡化。」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提到。
「過去的主流就是便宜,但未來便宜將不再是唯一考量。」曾任友達光電總經理的天來創新集團董事長陳來助預測,全球產業結構終將走向兩極化,一端是將成本壓低到極致,另一頭是強調高附加價值。
「台灣的定位是航空母艦,是創造力、活力的母體與基礎。」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明確指出,台灣地狹人稠,要調配製造業比例,不宜把有限土地、人力資源虛擲,在政策上應鼓勵將高單價、低耗能、有附加價值的環節建立在台灣。
台灣經濟轉骨的契機
篩選取捨 強化優勢推創新產業
「台灣有形資源有限,如果台商帶著轉型升級計畫回來,我們非常歡迎;如果是在中國經營出現困難,但沒有升級計畫,經濟部也會提供應急協助,但長期來看,或許是幫忙他們轉往東南亞發展。」經濟部政務次長龔明鑫說明政府吸引投資的態度。
面對資源限制,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建議政府應更積極執行「分配」任務,以合乎市場機制的價格供應土地、電力等生產要素,驅動企業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世界經濟論壇(WEF)10月間公布「2018年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排行榜,也將台灣與瑞士、美國、德國並列「超級創新國」;並且在「總體經濟穩定」項目獲得滿分評價。
了解台灣優劣勢以後的下一步,是「篩選取捨」。
當綠能成國際趨勢
搶風電商機 供應鏈是關鍵
過去一年,吸引不少外商來台的離岸風電,最能具體說明發展一項全新產業,如何帶動經濟轉型。龔明鑫提到,相較於成熟的半導體業,離岸風電在台灣必須由政府「從頭開始」創造合適的投資環境。
「離岸風電不只是興建風場發電,還肩負建構本土供應鏈與培育人才的責任。」沃旭能源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指出,當綠能成為國際趨勢,若台灣擁有成熟的離岸風電生態圈,未來將可望對外輸出人才、產品與技術。
除了有形的產品與技術,外國離岸風電商與本地供應商合作時,也透過無形的「國際標準」,協助台灣企業擺脫過去的傳統製造業成本思惟。
趁著中美貿易戰所創造的20年來台灣產業轉骨最佳機會,從若能順勢引進適當的海外投資,台灣都有跳階升級的可能。
但,在國內外企業眼中,台灣的投資環境仍存在一些障礙與不確定因素。而其中,又以「人」的問題,最為迫切。
受限法規綑綁
影響創投、專業人才來台意願
「在《勞動基準法》之下,專業與管理人員的工時如何規範,要有新的思惟。」這是美國商會在《2018年台灣白皮書》中,提出的具體建議;美國商會強烈建議,「《勞基法》應至少要區分出薪水在一定等級以上的白領階層。」
美國商會認為,政府以營業額作為新創企業聘用外籍經理人門檻的規定並不合理,恐將限制了初期不易創造營收的新創企業發展性。
對此,國發會表示已透過「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行動方案」,以及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新經濟移民法》立法等工作,逐步放寬外國專業人士來台規定,吸引並留住台灣需要的外籍人才。
「環評程序效率低、不確定性高」,是過去外商對台灣投資環境的另一項重要疑慮。
中央研究院於2017年9月發表的《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直指,台灣沒有效率的環評制度若不改變,經濟成長與發展必然會受到衝擊。
環評握生殺大權
制度無限上綱 成投資案絆腳石
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認為,台灣環評制度最大的問題出在缺乏效率與公信力,「環評應該是審查與環境相關的議題,但過去很多環評是把經濟、社會、政治這些面向,都拿到環保署吵,結果當然是沒有效率。」
政策延續性,則在選後成為外商關注的話題。柏森文11月初接受《今周刊》訪問時指出,每項離岸風電投資計畫都是長期承諾,因此像沃旭這樣的開發商,比任何產業都更需要政府的穩定支持,不希望看見任何政策辯論。
然而,九合一選舉過後,經濟部公告2019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草案」,將費率調降超過12%,讓在台投資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大為震驚,聯合發布聲明,批評經濟部的公告,打擊外國及本土投資者的信心。
儘管經濟部強調公告僅為草案,費率拍板前,業者還可透過聽證會表達意見;但廠商仍然批評政策規定突然急轉彎,將會嚴重影響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
「吸引投資」是一道沒標準答案的選擇題,亟欲找到全新經濟成長動能的台灣,須在釐清既有優劣勢之餘,持續尋找解答。
【吳佳晉/編輯整理、撰文/ 今周刊編輯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