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99-1566

首頁 >即時新聞 >房地新聞 >工商社論》解決返鄉台商「缺土地」的政策省思

房地新聞
[ 2018-10-04 ]

字體大小調整

工商社論》解決返鄉台商「缺土地」的政策省思

收藏

列印

工商社論》解決返鄉台商「缺土地」的政策省思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18.10.04

  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戰線拉長,台商返鄉設廠或擴廠的效應也逐漸浮現,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在10月1日舉辦「兩岸投資商機研討會」,針對上市和上櫃公司有意願回台灣投資、或調整產能的企業,進行招商引資。有鑒於賴清德院長就任以來致力解決企業「五缺」的問題,對於產業類別、規模大小、到投資需求都不盡相同的台商返鄉企業,中央政府解決「缺土地」的問題,應該還有更積極的角色要扮演。

  雖然政府長期以來設置成立工業區、科學園區或其他型態的園區,但由於中央的主管機關各自為政,而地方行政首長也因為基於地方產業條件和自己的經濟願景擘劃,「缺土地」的問題一直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行政院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在9月19日針對企業缺土地的問題已經承認,「只是所提供(土地)的區位未必符合廠商的需求」;而究其根源則有兩個:第一,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乃至於中央各部會之間,行政機構疊床架屋。第二,四年一次的縣市長選舉,地方行政首長對於經濟願景的長期規劃,導致資源無法基於全盤考量進行合理的配置。

  目前我國工業區或科學園區的種類繁多,主管機關包括科技部、經濟部、農委會、環保署、到新成立的海洋委員會,地方政府則有自行開發的工業區和園區,以及民間報備興辦的工業區或軟體園區。從產業類別來說,也可以說是「百工百業,園區林立」,除了科技部的科學園區、經濟部的工業區、環保署所主管在桃園高雄花蓮的「環保科技園區」,還有農委會主管的「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以及海洋委員會要在花蓮設置的「深層海水園區」。地方政府所主管的各種園區,具有地方產業特色,類別之廣泛也是不遑多讓。例如:台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的「柳營科技工業區暨環保園區」、觀光旅遊局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高雄市政府主管的「興達港遊艇專業區」,產業型態頗有因地制宜的特色。

  初步檢閱由中央和地方、以及民間投資所興辦各種型態的工業區、園區,總數超過120個;其中,新竹以北約有56個,新竹到彰化約有56個,宜花東有10個,而「南高屏」則有34個。「是不是工業區、園區比較多的地方,地方產業發展的能量就愈強,而且閒置土地的面積就愈少?」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為了活化產業用地的使用,經濟部在2018年9月最新公告214.5公頃的閒置土地面積,北部33.1公頃和南部39.3公頃兩者合計,都還比不上中部占比高達65.7%的142.1公頃。而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2016年的資料顯示,就縣市別的「地方產業的銷售額」來說,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這三個直轄市的占比就已經超過50%;而台南(18個)、高雄(12個)、以及屏東(4個)的工業區、園區占比超過全國四分之一,地方產業的銷售額則僅15%。儘管兩項統計數據的基礎並不完全一致,但仍可以看出部分端倪:閒置土地面積達到142.1公頃(占比超過65%)的中部地區,地方產業的產值約略只有35%。

  換言之,現階段解決返鄉台商企業「缺土地」的問題,在於盤點各地的資源環境條件和區域的產業群聚現況,同時檢討現行諸多的區域治理平台之功能,以及鄰近縣市之間不利於資源合理配置之產業競爭。當前中央政府財政困窘,各縣市財政豐瘠不一,產業環境和地理位置的條件更大不相同,然而,為了爭取政府正大力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的預算補助,縣市政府開闢新的「研發中心」或「創新產業園區」、「精密機械園區」,有其來自中央政府所提供重大的經濟誘因。

  然而中央政府必須讓地方首長認知到,即便爭取到工業區或園區的設立,還是必須面對曠日費時的土地徵收和環評審查程序,聯外道路的基礎配套設施是否足夠。而且對於中小型企業的返鄉台商而言,土地的成本昂貴與否,以及進駐廠商的產業製程能否達到環保標準,或是為了達標而購置新設備或現有設備的升級更新,都是他們必須考慮的成本因素。最後則是,缺乏中央政府的全觀視野規劃和資源合理配置,工業區或園區的設置就不會考慮到產業鏈的群聚效益,以及預留未來擴廠的空間,或廠商沒有進駐意願的現有廠區要如何退場,這些都是行政院計劃於民國111年前釋出1470公頃產業用地時,所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