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解缺地 釋1,470公頃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2018.10.03
本周四(4日)將舉行的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將討論「缺地」問題,據了解,行政院將以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輔導民間閒置土地釋出、優惠釋出公有土地等三大策略,總共提供1,470公頃產業用地,可滿足廠商設廠投資需求。
三大策略中,主要貢獻還是來自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具體作法包括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在地型園區,提供合理價格的設廠用地,目前預估可以釋出接近400公頃用地。
再來是輔導地方政府與民間,依實際需求,開發新的產業園區。
例如,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啟動台中精機園區三期開發計畫,預料可滿足機械產業的部分用地需求。
最後是推動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凡是符合新增投資,及能源管理獎勵條件的業者,可以給予1.2倍的容積獎勵,若再輔以捐贈回饋金或回饋空間等機制,可以上升到1.5倍。經濟部估計,此舉可約增加45萬坪樓地板面積供業者使用,目前也已有30家潛在廠商有意申請。
在輔導民間閒置土地釋出方面,根據去年11月底公布的產創條例強制買回條款的法源,經濟部已在上周公布囤地大戶名單,包括燁輝、中國人纖、正新橡膠、振鋒、中油等企業都入列,囤地面積逾200公頃。
所謂閒置用地的認定,是廠商自取得土地起逾三年沒有使用即算是,限期兩年內輔導使用,仍未改善者,先處以行政罰鍰及限期一個月改善協商,倘若協商未果,就會強制拍賣。經濟部也預估,強制拍賣的面積約100公頃。
公有土地優惠釋出的具體作法包括釋出可立即設廠的政府開發園區土地,運用前瞻計畫補助地方政府興闢、改善園區公共設施,增加廠商進駐意願。
行政院依據產業發展趨勢預估,至2022年,新增產業用地需求仍有1,266公頃;若經由以上三大策略及相關具體辦法,可望提供1,470公頃的產業用地,滿足廠商設廠需求。不過,造成產業「缺地」的原因,不僅僅是地「不夠用」,更多的原因是「區位不符」。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