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調整
收藏
列印
立法院即將審查「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在立法院表示,若能順利通過,未來每年將創造上千億投資,估計每年稅損約三百億,但投資產值估可達三○五億,十年下來對稅收幫助約達五十億。
行政院拚經濟,接連通過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案,以及產業創新條例展延十年。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昨聯席審查並詢答。經濟部工業局提出「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稅式評估。
依工業局評估,智慧機械等三項政策,每年將會造成八七一點八億元稅損,但也會因上述租稅優惠,帶動企業投資、增加雇人,因此包括營所稅、綜所稅及營業稅都會增加,預估將增加八七六點六一億元稅收。
租稅損失和稅收增加兩相抵消後,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若能順利通過,每年還可增加五億元稅收,十年下來,稅收可增加約可達五十億。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估報告中,5G投資抵減案呈負效益,官員解釋,這主要是因為5G現仍在研發階段,仍無法進入商轉階段,因此能帶來租稅增加相對有限。
針對「產創條例」租稅優惠,昨天多位朝野立委提出應擴及到廣大服務業、國際品牌行銷、培育獨角獸等,認為此舉有助將台灣代工產業結構提升到以自創品牌的產業結構,但財政部一概不鬆口。
財政部賦稅署長李慶華表示,「產創條例」已研發投抵,國際行銷係將研發成果拿去行銷,也就是說,已經有享受過租稅優惠。她指出,在「促產條例」階段,曾經將「國際品牌行銷」納入投資抵減項目,但抵減功能並未充分發揮,受惠的廠商也很少,效益不高,後來經檢討,決定取消了這項投資抵減。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19.04.25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