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99-1566

首頁 >即時新聞 >房地新聞 >工業地4年漲4成 傳台商「搬錢回台灣炒地」

房地新聞
[ 2019-01-03 ]

字體大小調整

工業地4年漲4成 傳台商「搬錢回台灣炒地」

收藏

列印

  中美貿易戰高關稅壓力,使得不少台商撤離中國大陸,回台灣尋覓工業地設廠。其實從2014年來,工業用地單價不斷飆高,4年漲幅2~4成,甚至新北五股工業區有單坪破百萬的土地行情,外界擔心可能會有藉機囤地炒作的情形。桃園市政府就研擬109年要實施「以租代買」,閒置不開發就無法取得土地所有權。

  記者李頂立:「因應中美貿易戰衝擊,許多台廠也是紛紛回到台灣來購地。像是我們現在來到桃園新北交界的華亞科技園區,在我旁邊這一大片土地以及建物都是由筆電一哥廣達所買下,總共花了42.8億元,一共佔地1.1萬坪、地上建物是9000坪,土地每坪單價大約是40萬元左右。」

  就位在廣達總部隔壁,預計將興建AI實驗室,和不需要太多人力、能高度自動化製造的產品。華亞科技園區,這裡的土地平均單價,已經從2年前的35萬元飆到如今的44萬元,漲幅高達26%。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大概在2014年一直到2018年,大概全台灣一些北台灣比較主要的工業區比如說像中壢或者是湖口,或者是五股工業區這一些,它工業地成長的幅度可能都在2成到4成。」

  相較於景氣低迷的房市,工業地的熱度卻是逐年提升,其中又以桃園為最大受益對象。

  機場、機捷、交流道、雙港、桃園32個工業區交通區位就是最大優勢。桃園工業地交易金額2018年前11個月已達到125億,是全台最多。不只廣達、另外像台達電、晶碩及嘉聯益等大廠2018年都在桃園購置土地及廠房。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他們除了土地的價格以外,他們還必須考量到比如說附近的員工招募,或上下游產業鏈的聚集。桃園有相當多經濟部編定的工業區,裡面的一些公共設施是相對比較完整,像比如說汙水用電這些部分都比較完整。」

  目前已有60家台商向政府表達意願要回台投資,不過要尋覓工業地、相關法令和申請程序漫長,桃園市府就成立台商回流小組,透過土地媒合平台幫助企業找地。

  桃園市經發局局長郭裕信:「業者提出需求加入到土地媒合平台,目前背後我們配合16家土地的仲介業者,幾個完整工業區尚未開發完成之前,在桃園市內有一些既有零星的這種工業可以使用的用地,那我們希望可以有效的來作媒合。」

  跨部會串接、從地方直達中央,希望能解決「缺地」問題。根據行政院盤點目前已有435公頃可立即供給的產業用地,土地多位於中南部彰濱工業區、二林園區及南科等。但業者考量群聚效應,希望供應商能位在離廠房半小時車程內,這些區位多在北台灣,不見得還有土地可租售。

  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2018年工業用地交易我們可以看到在台北市、新北市跟桃園市,它其實是交易熱區,佔整理交易比重高達了6成以上,可是目前政府可以釋出的產業用地,很明顯是比較集中,像是第一個首位就是在中部地區,中部又是以彰化的部分為主。」

  而且多數台商還沒返鄉,工業地已經飛漲。像是五股每坪從60萬飆破85萬,另外中壢、華亞和高雄大發短短四年也都成長4成以上。為了避免囤地炒作價格,桃園市府也研議「以租代售」的模式。必須先繳一定額度保證金,和三年期的租金,三年後評估土地確實有做使用,才能付清移轉所有權。反之,沒收保證金。

  桃園市經發局局長郭裕信:「繳了租金繳了保證金未來如果它順利完成,就作為購地款項的抵減,所以說當業者取得這樣開發的權益之後,他沒有辦法囤地,因為他一定要開發,如果你不開發,土地就交還到我們市政府這邊。」

  貿易戰帶動台商回流,但第一關土地就讓不少業者打退堂鼓。要如何有效媒合,又要避免搬錢回來炒作土地,仰賴行政機關智慧。

資料來源:TVBS新聞網 2019.01.03
【李頂立 陳宥翔】